夏季的身體保養-安生診所-雙心門診-心臟疾病,自律神經健康,營養點滴療程

夏季的身體保養

 
夏季氣候炎熱、濕氣重、日照強烈,是中暑、脫水、皮膚過敏、腸胃不適的高發季節,
因此「夏季保養」的重點在於:清熱解暑、補水防曬、調養脾胃、心火降壓。
 
 

1. 防曬保護:預防曬傷與老化

 
擦防曬乳:選擇 SPF30以上、PA+++,出門前15分鐘擦,每2小時補擦。
配戴遮陽配件:太陽眼鏡、遮陽帽、陽傘,避免中午烈日曝曬。
穿著淺色、透氣衣物:減少熱吸收,維持體溫穩定。
 
 

2. 補充水分與電解質

 
每日水分攝取2000–2500ml,視流汗狀況調整。
喝淡鹽水或運動飲料:大量流汗後適度補充電解質(如鈉、鉀)。
避免:冰啤酒、含糖手搖飲過量,容易導致胃寒、血糖不穩。
 
 

3. 飲食清淡解暑、健脾利濕

 
推薦食物
 
清涼蔬果:冬瓜、苦瓜、綠豆、黃瓜、西瓜
健脾祛濕:薏仁、茯苓、紅豆、白扁豆
去火降氣:蓮子、百合、菊花、薄荷
減少油炸、燒烤、辛辣、重口食物,避免脾胃失調。
 

4. 作息規律,午休養心

 
夏季心火偏旺、易煩躁,建議:
早睡早起、午睡不超過30分鐘
調整情緒,避免情緒中暑(心煩、焦躁、易怒)
中醫認為「心主夏、養心為先」,保持心平氣和有助整體調養
 

5. 適度運動,流汗排濕

 
建議清晨或傍晚進行輕量運動(如散步、瑜珈、游泳)
運動後應馬上補水,避免吹冷風,以防濕氣入侵、肌肉痠痛
 

6. 皮膚與身體清潔保養

 
每天淋浴保持清爽,汗多時可增加洗澡次數,但避免過度搓洗
使用清爽型保濕乳液,避免曬後乾裂與脫皮
潔面產品建議選擇溫和、去油但不過度清潔者
 

7. 預防中暑與熱衰竭

 
室內保持通風,不要久待悶熱環境
室外活動每隔1小時補水+休息
中暑症狀:頭暈、噁心、脈快、臉紅流汗→應立即降溫+補水
可隨身攜帶防暑用品:鹽糖水、涼感濕巾、風扇、帽子
 
 
 
#自律神經檢測
#營養點滴療法
#氦氖靜脈雷射
#全身健康評估
#癌病輔助療法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