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衛教專區
紫外線(Ultraviolet, UV)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具有「兩面性」:適量有益,過量有害。
原型食物(Whole Foods 或 Unprocessed Foods)指的是最接近自然原貌、未經高度加工或精製的食材。它們在食物鏈中保留了原始的營養價值與結構。
衛福部最新統計 2024 年(民國 113 年) 台灣十大死因中 癌症連續第 43 年穩居第 1 位
「短暫性腦缺血發作(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,簡稱 TIA)」是一種短暫性的腦部血流中斷,常被稱為「小中風」或「迷你中風」,但千萬不能輕忽,因為它可能是正式中風的前兆。
膽固醇過高(高膽固醇血症)是一種常見但潛在危險的健康問題,與心血管疾病(如中風、心肌梗塞、動脈硬化)有密切關聯。 以下膽固醇的分類、原因、影響和處理方式,有助於有效控制風險。
過敏原(Allergen)是指能引發人體過敏反應的物質,通常是無害的環境物質,但在某些人身上會引起免疫系統的過度反應。這種反應稱為「過敏反應(Allergic reaction)」。
輔酶Q10(Coenzyme Q10, 簡稱 CoQ10)是一種天然存在於人體細胞中的物質,在能量代謝與抗氧化保護中扮演關鍵角色。
端粒(Telomere)被視為「細胞年齡」的重要指標,因為它們會隨著細胞分裂次數逐漸縮短,與生理老化有密切相關。
病人A,女性,年約69歲,長期受失眠困擾,超過5年需仰賴安眠藥入睡,睡眠品質差,易醒、多夢。經初步評估,自律神經功能屬於典型「三低型」:低交感、低副交感、低壓力指數,屬於自律神經耗竭型,符合王復蘇院長
「粒線體」(Mitochondrion)是細胞內的一種胞器,被稱為細胞的「發電廠」,因為它是細胞產生能量(ATP)的主要場所。
「左旋色胺酸」(L-Tryptophan)是一種必需胺基酸,是人體無法自行合成、必須透過食物攝取的胺基酸之一。它是蛋白質的重要組成部分,也參與多種生理功能。
PM2.5(細懸浮微粒)是指空氣中直徑小於2.5微米的粒狀污染物,它比髮絲還細約1/28,能深入肺泡甚至進入血液循環,因此對健康威脅極大。